環保永續與黃金市場的關係?永續x黃金挑選的未來趨勢 / ESG 可能成為貴金屬採礦阻力

近年來,主要黃金礦商增長一直難以實現。自 2013 年以來,全球 12 家高階黃金生產商的黃金產量下降了 10%,這些公司同時被要求遵守環境、社會和治理(ESG)規範,當中包含二氧化碳與其他溫室氣體排放。這使得黃金礦商的利潤、產量或市值面臨經營挑戰。

Metals Focus 採用每股黃金量-即「累計等量黃金產量,除以已發行股份總數」來推算這些礦商是否在這幾年當中能獲得「真實的成長」。

在 Gold Peer Group Analysis 涵蓋的 12 家主要黃金礦商數據裡,黃金開採產業十多年來面臨嚴峻挑戰。由於礦產產量有所下降,且公司不斷發行新股以收購公司或為資本支出籌集現金,股票發行數量幾乎翻了一番,加上生產成本上升等其他因素,導致這些礦商總市值自 2010 年達到頂峰後開始縮水。


自 2016 年以來,黃金開採生產成本一直在上升,而且這一趨勢在近年加速。縱使 2020 年 COVID-19 大流行爆發後金價大幅上漲,金礦商的利潤創下歷史新高;但是,生產成本現在已經趕上了價格上漲,導致行業利潤率受到壓縮。

一個永續經營的金礦開採公司必須持續投資設備與礦場開採權利,才能維持生產。如果一家公司犧牲勘探費用來增加短期現金流,這可能會導致未來缺乏可供開採的潛能與儲量。深入探討更細部的問題之前,筆者必須先向各位介紹基礎的採礦知識。

與在全新地點進行綠地勘探相比,在現有礦區附近進行棕地勘探的風險更小。所謂的綠地探勘,源自於地圖上的綠色標示,或帶有處女地未經開發的意義;而棕地,則是在地圖上標記為棕色(有時為紅色),代表過去已被開發但仍有潛在洗溜價值的地段,或確定與現有運作緊密相關的其他資源 。

棕地項目通常更容易受到礦商青睞,因為這些地段受益於現有礦區可用基礎設施。另一條開發路徑是收購運營中的礦山或初期開發項目,這比勘探風險小;但與藉由成功勘探實現的增長機率相比,收購資產的價格更高,基於這個原因,除非存在實質合作邊際效應,否則很難證明藉由收購來實現礦商營運增長是合理的。

除了財務績效,ESG 議題現在也是金礦企業的主要考量因素。一家公司在廣泛指標中的 ESG 表現,越來越影響其估值和對投資者的吸引力。Deloitte Touche Tohmatsu Limited(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)曾發布《2022 年礦業與金屬趨勢追蹤》報告,內容指出,金屬和原物料供應鏈在塑造低碳前景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,礦業與金屬公司的定位和未來準備,可能決定未來十年的競爭優勢。勤業眾信報告整理九個關鍵要點,包含:

1. 結合資本配置的 ESG 承諾。
2. 重塑傳統價值鏈。
3. 在後疫情時代的監管與稅收環境營運。
4. 將 ESG 融入組織角色職責。
5. 優化礦業世界的人才管理。
6. 持續推動企業創新旅程。
7. 整合數位工具強化營運管理。
8. 縮小資訊技術(IT)與營運技術(OT)的落差。
9. 為氣候變遷做好準備。

為了達成這些目標,礦商必須耗費心力與巨額成本,投入更多 ESG 相關制度制定與設備投入,例如澳洲礦業巨擘必和必拓(BHP)在 2020 年宣布位於智利 Escondida 與 Spence 的銅礦,自 2025 年起都將完全由可再生能源供電。Escondida 是全球最大銅礦,要完全由可再生能源供電,需要 2 吉瓦(gigawatt)發電容量的太陽能規模。

許多礦業巨頭紛紛跟進的同時,也使得採礦成本- AISC 悄然上升,這迫使中小型礦商紛紛結束自身礦區營運,或是公開求售。對於全球礦業需求膨脹與供應緊縮帶來新一輪威脅。在全球貴金屬需求暢旺的情況下,筆者預期未來投資型貴金屬商品溢價將居高不下,投資人必須掏出更多購買力才有機會保存自身財富。

這時候,如何挑選具有穩定品質,又符合低溢價的商品,就成了一門學問。本土製造且符合 9999(4N)標準的貴金屬商品,或許是 LBMA 商品之外的另一種選擇。

Post navigation